零售市场的流动性是怎么来的?
01
为什么要谈流动性?
对于交易者来说,市场的流动性的充沛与否直接影响交易者订单能否成交,以及成交的质量如何。
那么什么是流动性?简单的来说,就是市场上有人愿意以合理的价格上接受你的订单。
02
当市场上流动性充足的时候,不管是买单还是卖单,都可以在市场上迅速的进行成交;而当流动性缺乏的时候,交易者的订单可能无法执行,或者执行其订单的成本会比较高。
通常,流动性缺乏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的买单和卖单都缺乏,缺少交易对手方,比如说亚洲时段,市场的交易比较少,流动性是相对缺乏;另一种是出现了单边行情,全是买单或者全是卖单,比如说瑞郎的黑天鹅事件,全世界都在买入瑞郎。
03
那么零售外汇市场的流动性是怎么来的呢?
外汇市场是一个OTC的市场,每天有近6万亿美元的成交量,然而这些成交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每天,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基于金融政策、风险头寸、投机获利的考虑,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的买卖交易,而这些交易就产生了外汇市场最源头和最大量的报价和订单。
零售市场的流动性是怎么来的呢?
在零售市场上,有一部分拥有良好信用资质和雄厚资金实力的大型交易商或一级流动性提供商,会在银行间市场的某家银行存放高额的保证金,签订协议,从而接入该家银行的流动性,获取该家银行给到的银行间市场报价,同时也可以将订单传递到该家银行。
而这些接入银行流动性的大型经纪商/一级流动性提供商通常会提供一些机构业务,这些机构业务主要的是把从银行接到的流动性传递给下面的经纪商。
当然,市场上也有一些流动性提供商/提供流动性服务的交易商并不是直接从银行间市场接入的流动性,而是通过整合多家可以直接对接银行的大型经纪商/一级流动性提供商的流动性,来开展机构业务,把流动性给到下面的经纪商。
同经纪商可能对接几家流动性一样,一般流动性提供商会互联多家的流动性。
04
通常来说,越是往银行的流动性越是充足的,点差也越好。但是和零售市场上经纪商给到不同IB的政策会不同一样,即使是从同一家银行接入的流动性,两家交易商的流动性也是不一样的,银行对于这两家经纪商传递订单的执行也会不同一样,还是要看这家经纪商和银行的关系好坏。
关系的好坏,通常取决于你能否给银行创造利润。
同样,两家经纪商接入同一家流动性,这家流动性给两家经纪商的价格、深度也会不一样,你的交易量大,我给你的价格就好一点;你的订单的毒单比较多,那么流动性给的滑点、拒单就多一点。
同时,越往上其要求的门槛越高,也越不好说话,因为你对他而言,只是小客户(滑点、拒单越无法商量)。所以,我们看到银行的点差很低、深度很高,但是可能看到的订单报价是无法成交的。
而且如果有毒订单比较多,即使抛向了流动性上游,流动性也会进行滑点、拒单。
对于经纪商来说,这些也会影响他们与流动性提供商、银行之间的关系,从而会导致上层给他的流动性变差。
【Tips】:
1.同经纪商给不同的交易账户不同的点差水准一样,流动性提供商给到不同的经纪商的流动性的点差也是不一样的。
2.通常来说,越是接近流动性源头,流动性的越充沛(点差、深度)。(经纪商、提供性提供商在提供服务的时候通过收取手续费获得利润,所以点差也随之加大)
3.就源头银行的流动性而言,其深度是足够的,但是看到的价格银行不一定会给你成交,而且基本没商量。
本站90%会员感兴趣的内容虾壳EA下载:http://imql.cn/xiakeea/渔夫量化EA下载:http://imql.cn/yuerlianghua/汇金EA策略下载:http://imql.cn/fxxau/海量优质的外汇EA,EA类型多种多样:趋势,头皮,对冲,套利,神经网络等等。注册即可成为会员,开启智能交易,就是如此简单。
●点击查看《EA安装及运行教程》.
●玩转策略正确流程:①复盘回测,判定策略质量→②加载虚拟盘检验,检测策略的原理可行性→③加载美分实盘试验,测试EA风险值→④实盘运行,注意风控!
.友情提醒:外汇EA网提供的资源,都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外汇EA网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外汇EA网不保证所提供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策略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 版权信息:本站所有资源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官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网站所包含之所有信息均不构成任何投资的建议或意见,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客户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网站访问者不应依赖本网站信息并将其视爲作爲或不作爲之依据。 对于任何个人依据本网站或网站的信息采取的作爲或不作爲所导致的结果,我们将毋须承担任何责任。
iMQL5自动外汇EA交易与EA指标 » 零售市场的流动性是怎么来的?